重大主題分析與結果 | ACER ESG

重大主題分析與結果
詳閱此章節內容重大性分析流程
宏碁公司每年進行重大性分析,參考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所發布之 Universal Standards 與 AA 1000 當責性原則(AA 1000 Accountability Principle: 2018):包容性(Inclusivity)、重大性(Materiality)、回應性(Responsiveness)與衝擊性(Impact)四大原則,以瞭解利害關係人對於 ESG 的關注度,強化內外部溝通,確實回應利害關係人期望獲得之資訊,並且規劃與建立 ESG 資訊揭露的管理架構。
我們參考《GRI 通用準則 2021(GRI Universal Standards 2021)》的《GRI 3: 重大主題 2021(GRI 3:Material Topics 2021)》及歐洲財務報導諮詢小組(European Financial Reporting Advisory Group, EFRAG)針對企業永續報導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所發佈的歐盟永續報導標準(Europea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 ESRS)的雙重重大性概念,考量各ESG 議題對於組織營運/ 財務,也考量組織於價值鏈中對於環境與社會的正面影響與負面衝擊。
我們統計各利害關係人所評估之重大主題的正負面衝擊程度,排序重大性主題,並且繪製矩陣,X 軸為重大主題對於宏碁組織營運的衝擊,Y 軸為ESG 議題對於環境與社會的衝擊。該結果經過兩個階段確認:首先根據永續發展脈絡、產業環境及公司現況,對排序結果加以審核,由ESG 辦公室審視;接續,透過最高永續治理單位「企業永續委員會」確認。2024 年宏碁重大主題調查結果,亦由宏碁董事會審視、核決並且監督。
2024 年公司前三大重要主題排序為:公司治理、資訊安全與隱私保護,與能源、碳排、氣候變遷,相較於2023 年,2024 年在以下議題的排序上升:公司治理與行為準則、人才吸引、留任與發展、供應商環境與社會管理、職業健康與安全、數位包容與社會公益;而創新研究與設計、循環經濟、人權多元與平等機會、公共政策與倡議、水資源管理、生物多樣性等議題排序下降。
重大主題分析-衝擊評估
我們參考GRI 通用準則的 GRI 1 基礎與GRI 3 重大主題標準,與CSRD 的雙重重大性原則,評估重大議題對於的經濟、環境、人與人權的衝擊及衝擊範疇。這些衝擊對我們而言,可能同時存在正向、負向、實際與潛在影響與衝擊,並對公司的內外部發生作用。我們瞭解隨著公司活動、商業關係和環境的發展,這些影響或衝擊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因此,我們將持續評估其環境背景並鑑別其衝擊。
左右拖動查看更多
2024 年衝擊顯著度排序 | 2023 年排序 | 重大主題 | 主題說明 | 正面影響 | 負面衝擊 | 衝擊邊界 | 衝擊/影響的利害關係者 | 管理方法(永續報告書揭露位置) | |||
---|---|---|---|---|---|---|---|---|---|---|---|
1 | 7 | 公司治理與從業道德/行為準則 |
公司治理與行為準則是指導及管理公司的機制,包括訂定公司的營運目標、監測目標達成與營運的績效、保障股東的合法權益及兼顧其他利害關係人的利益 |
透過具體落實奠定企業管理運作之基礎,亦即誠信經營暨業務行為準則,進而強化信任、正直與誠 信的聲譽 |
營運過程忽視長期永續,追求短期利益,將損及公司股東及利害關係人之利益,亦使公司於陷於法 律風險 |
● |
● |
● |
● |
|
第三章:營運與治理- 公司治理 |
2 | 3 |
資訊安全 與隱私保護 |
完善資訊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政策、 通報、管理、和預防機制等之建立, 並將資訊安全納入公司經營治理目 標;在產品設計與服務中周全地保護 客戶資料;並落實執行個人資料保護 政策與措施、以及相關申訴案件處理 機制 |
資訊安全:確保資訊機密
性、完整性、可用性與適法性,並維持客戶信任
|
資訊安全:受地緣政治影
響,網路攻擊遽增,影響企業優良商譽
|
● |
● |
● |
● |
|
第三章:營運與治理– 資訊安全 與隱私保護 |
3 | 1 |
能源、碳排放 與氣候行動 |
受全球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影響,超過百個國家已宣示淨零排放的目標,並陸續推行節能減碳、再生能源、碳關稅等政策與多項氣候行動方案,影響企業營運並成為企業永續經營中所需面臨的風險與機會 |
降低企業營運對環境的 影響,促進宏碁低碳轉型 強化競爭力 |
法規遵循與碳價成本內部 化,影響營運活動支出與 產品價格 |
● |
● |
● |
● |
|
第六章:自然與氣候轉型 |
4 | 4 | 產品責任 與客戶安全 |
確保產品與服務的品質與安全,以及原物料使用對環境與使用者的影響 |
提高產品使用安全與優 質的服務品質以及降低 原物料對使用者與環境 的影響 |
可能增加額外管理、測試、 檢驗等項目,造成生產、 人力、時間等成本上升 |
● |
● |
● |
|
第五章:循環經濟與創新 | |
5 | 5 |
人才吸引、留任與發展 |
員工組成、雇用與離職、具競爭力的薪酬與福利,人才發展與培育的投資(如產學合作、實習計畫) |
促進公司內部多元化的 業務版圖拓展,提升員工 茁壯力,增進雇主品牌價 值;建立人力資本,確保 組織具備競爭優勢 |
降低員工認同感,增加人 事成本,影響企業營運活 動;生活品牌相關技術演 進快速,產品終端客戶需 求多元,對組織人才培育 形成挑戰 |
● |
● |
|
第七章:包容職場與社會- 人才吸引與發展 | ||
6 | 8 |
供應商環境與社會管理與績效 |
透過供應鏈的管理機制,降低環境風險,並積極尋求整體供應鏈的環境績效;並以尊重人權為根本,與供應鏈共同擔負社會與環境責任 |
確保工作環境、安全衛生,人員受到尊重與尊嚴 |
面臨環境衝擊與人權違反之風險 |
● |
● |
|
第四章:負責任的供應鏈 | ||
7 | - |
廢棄物管理 |
確保產品與服務的品質與安全,以及原物料使用對環境與使用者的影響 |
進行廢棄物管理,可以減少環境負面衝擊 |
不進行廢棄物管理,廢棄物數量將會增加,造成環境負擔 |
● |
● |
● |
|
第三章:營運與治理- 營運與環境 | |
8 | 2 |
創新研發與設計 |
提升創新研發能力的投資、促進知識產權及專利的取得與維護、回應社會發展與永續需求的解決方案,除電腦和顯示器技術外,聚焦機器學習、資料分析、人工智慧輔助醫療解決方案以及智慧城市等領域的研究 |
從消費者需求角度思考 研發與設計,強化公司產 品競爭力 |
專業知識、技能或資源投 入,可能額外增加人力、 成本需求或產生廢棄物 |
● |
● |
● |
● |
|
第五章:循環經濟與創新- 創新產品與服務 |
9 | 11 | 職業健康 與安全 |
提供員工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強化員工(承攬商)的健康管理,為公司維持競爭力 |
吸引優秀人才,提升企業競爭力 |
為滿足利害關係人需求與期待,需增加人力及物力投入成本 |
● |
● |
● |
|
第七章:包容職場與社會- 職業健康與安全 | |
10 | 6 |
循環經濟 |
透過產品生命週期管理,降低產品對 環境的衝擊,積極尋求產品管理與環 境績效的平衡點,提供更具環境與商 業競爭力的產品,並透過將消費後回 收(PCR)塑料、海廢塑料(OBP)、 回收金屬等材質運用在產品中,落實 循環經濟 |
創造新商業模式,物質循環 使用,減少資源消耗 |
循環使用物質或材料時,回收處理、製造、運輸等過程階段可能額外增加成本、人力、資源,以及 導致相應階段之碳足跡增加 |
● |
● |
● |
● |
|
第七章:循環經濟與創新 |
11 | 10 | 人權、平等與多元化 |
性別平等、同工同酬、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不歧視、結社自由與集體 協商,並提供多元化的溝通管道及溝 通頻率,促進和諧的勞資關係 |
提高員工滿意度、吸引和留 住優秀人才、提高生產力、 帶動供應鏈促進社會正義 |
人才流失、創新減緩、品 牌形象受損、法律風險 |
● |
● |
● |
|
第七章:包容職場與社會- 人權保障 | |
12 | 14 | 數位包容與社會公益 |
企業運用核心能力,採取行動解決人類所面臨的社會與環境議題,以減少社會成本的耗費,並間接降低公司的經營風險。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和機會 ,促進數位包容 |
運用核心能力,以科技具體 行動去回應和解決人類所面 臨的社會與環境議題,不僅 減少社會成本的耗費,也間 接降低公司的經營風險,並 且促進企業與社區、環境共 榮共存 |
各類活動,增加公司營運支出 |
● |
● |
● |
|
第七章:包容職場與社會- 數位包容與社會公益 | |
13 | 12 | 政策與公共議題倡議 |
透過參與產業公會及協會,提供公共 政策制定意見,協助公共政策的發展 |
第一手掌握經濟、環境與人 權等公共政策發展,並善盡 宏碁的經驗與影響力 |
參與各議題相關之非政 府組織與倡議,增加營運 活動支出與人力成本 |
● |
● |
● |
● |
|
第二章:ESG 治理與策略-重大性與利害關係人議合 |
14 | 9 | 水資源管理 |
水資源管理規劃,策略,成效及廢水 處理,用水減量成果與目標 |
降低企業營運對環境的影 響,推動水資源回收再使用 |
營運模式無生產製造流 程,減量成效有限 |
● |
● |
● |
● |
|
第三章:營運與治理- 營運與 環境 |
15 | 13 | 生物多樣性 |
生物多樣性是重要的自然資本,企業 須了解營運對生物多樣性可能造成的 相關風險,以採取緩解行動 |
了解公司營運對生物多樣性 的衝擊可增加公司對於風險 的掌握,進一步減緩對於自 然環境的衝擊 |
忽略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性,可能對環境造成衝 擊,間接造成公司聲譽受 損 |
● |
● |
● |
● |
|
第六章:自然與氣候轉型- 生 物多樣性 |
重大主題分析結果-矩陣圖
治理/經濟
環境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