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風險、機會與財務相關揭露(TCFD) | ACER ESG

氣候風險、機會與財務相關揭露(TCFD)

氣候風險、機會與財務相關揭露(TCFD)

宏碁於 2020 年正式導入聯合國金融穩定理事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提出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Recommendations of the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以下稱 TCFD Recommendations),進行氣候變遷相關財務揭露的現況分析、氣候風險鑑別與財務量化,並公開揭露氣候變遷對宏碁潛在的財務衝擊與未來的因應策略。

優化 TCFD 管理程序

為健全與強化風險管理機能及實踐公司永續發展目標,宏碁董事會考量風險管理與永續發展本質上具有相輔相成的性質,於2024 年決議通過調整隸屬董事會之「風險管理委員會(Risk Management Committee, RMC)」為「風險管理暨永續發展委員會(Risk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mittee, RMSDC )」,賦予風險管理委員會有關永續發展之職責,以強化公司永續治理。

此外,我們還成立跨部門的 IFRS 永續揭露準則專案小組,開啟第一階段的IFRS S2 導入程序,以其將本TCFD 報告中所揭露之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資訊,能夠更有效地提供給一般用途之財務報告使用者進行相關決策的參考。

請參閱我們的 CDP 氣候變遷問卷宏碁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

治理

宏碁董事會為公司最高治理單位,亦為氣候相關風險管理與機會發展議題之最高決策單位,依經營策略及環境變化,核定相關議題之重大決策。為實踐企業永續發展之願景並強化建置具備風險意識的企業文化,董事會依章程規定,設定風險管理暨永續發展委員會之功能性委員會,執行董事會有關風險管理與其他相關授權事項之決議,並確保公司在擬定重大決策過程中,已充分考量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影響。 

風險管理暨永續發展委員會為本公司風險管理與機會發展之最高權責單位,對董事會負責,並執行董事會之風險管理與機會發展決策。委員會下設有相關單位,包括風險管理執行委員會與工作小組、企業永續委員會與工作小組、資安治理委員會與工作小組、與其他因應法令或相關情事所需之任務性編組,協助風險管理暨永續發展委員會推行各項計畫。

在營運層級的氣候風險議題上,我們將氣候變遷相關風險整合至宏碁風險管理政策與風險管理作業程序之中,由宏碁風險管理執行委員會,進行核准/ 裁示風險環境、風險管理重點、評估結果及相關因應措施,並督導風險管理之持續改善以提升相關績效的最高指導單位。該管理委員會由總部各事業單位/ 功能組織最高主管組成,並由內部稽核最高主管擔任觀察員,管理包括策略風險、營運風險、財務風險、災害風險及氣候變遷等風險構面,每季向董事會/風險管理暨永續發展委員會呈報。

在管理階層上,宏碁的氣候相關議題由永續長領導,負責包括蒐集與分析宏碁集團整體之氣候風險與機會資訊,辨識公司營運對環境的依賴性和影響性與隨之產生的風險與機會,管理公司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短、中、長期目標設定與執行情形、制定公司永續發展策略與氣候轉型策略、推動與落實公司永續發展與氣候轉型策略、並肩負在氣候議題上對外溝通的使命,定期向風險管理執行委員會報告氣候相關議題的趨勢、影響與執行績效,並針對跨部門的重要永續議題進行溝通協調,以強化各項氣候相關風險的執行成效。

策略

宏碁將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潛在衝擊納入整體營運考量,評估風險與機會可能的影響期間與影響部位,依重大性原則評估氣候相關轉型風險與實體風險發生時對各事業單位所負責業務可能造成的潛在影響與衝擊,並制定氣候風險預防及緩釋行動,以具體的行動方案回應所辨別之氣候重大議題。   

根據最新一次的鑑別結果顯示,在氣候風險上,為因應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各國政府所採取的法規政策行動以及其政策的快速變化已成為宏碁最大的潛在風險,包括永續相關需求與規範增加、溫室氣體排放成本增加、以及對現有產品與服務之規範皆為高度風險。此外,受全球淨零排放趨勢影響,全球政府推動綠色經濟等相關政策,或者綠色能源的發展需要大量投資,可能因此推升能源價格並加劇現有的通膨壓力,導致物價上漲產品競爭力下降,降低民眾的購買力,導致綠色通膨的風險。在實體風險上,平均溫度上升仍被認為是高發生可能性,且宏碁據點用電量與氣溫變化成正比的相關性,可能導致宏碁用電量與用電費用提高,成為我們關注的實體風險項目。

在情境分析上,我們參考國際組織所發佈的氣候情境,包含「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RCP 2.6、RCP 8.5、「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的NZE 2050、與「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Taiwan) 等納入影響評估。

重大氣候風險矩陣

氣候風險、機會及我們的因應措施                 
 

轉型風險

 

法規政策

溫室氣體排放成本增加 / 中期風險

中期風險

風險名稱 / 衝擊說明  

 

碳有價化趨勢逐漸明朗(如碳稅、碳費)。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將於 2026 年正式收費。台灣氣候變遷因應法於2025年正式實施,排放量達2.5萬公噸以上的碳排大戶將需支付碳費。
 

因應措施/機會辨識 

 

宏碁肩負起品牌領導者的使命,承諾於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2035年實現使用100%再生能源,並制定有符合1.5℃減碳路徑情境下的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 Based Targets,SBT),於2030年達成組織營運相較於2019年減碳50%,價值鏈相較於2020年減少35%的目標;以及於2025年宏碁產品的能源消耗相較2016年降低45%,核心產品使用20-30%消費後回收塑料的綠色產品目標。

永續相關需求與規範增加 / 中期風險

中期風險 

風險名稱 / 衝擊說明   

 

新興永續產品設計規範(如歐盟研議之永續產品生態設計法規, Ecodesign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氣候資訊揭露要求(如台灣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歐盟企業永續報告指令)、再生能源或環境相關法規與政策,可能促使企業為了符合相關規範導致企業營運成本增加。

 

因應措施/機會辨識

 

宏碁企業永續委員會(CSC)由董事長暨執行長擔任主席,ESG辦公室擔任執行秘書。企業永續委員會下設立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創新與產品生命週期、環境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工作小組,針對跨部門的重要永續議題,進行溝通協調、並針對重要議題規劃、執行、並追蹤行動專案的進度與成效 。

對現有產品與服務之規範與衝擊 / 短期風險

短期風險 

風險名稱 / 衝擊說明   

 

全球各地的法規或環保標章(如Energy Star、EPEAT、TCO、各國環保標章等)新增對環保法令法規、能耗標章、生命週期評估與產品碳足跡報告等的額外要求,可能導致宏碁為了符合市場需求而增加營運成本。 

 

因應措施/機會辨識

 

為了因應國際低碳潮流趨勢,宏碁肩負品牌領導者的使命,致力於提供消費者更加永續與環境友善的產品,提升產品競爭力以及符合客戶需求。

 

針對EPEAT 及TCO 標章,我們持續追蹤最新規範要求並與ODM共同合作,及早評估因應新規範,以確保能有足夠時間順利導入產品。於2024 年,我們有16.3% 產品申請EPEAT 註冊、15.8% 產品申請TCO Certified 標章 。

市場

原物料成本增加 - 中期風險

中期風險

風險名稱 / 衝擊說明           
 

氣候變遷導致再生能源設施/設備、低碳循環材料(如PCR)等需求增加,導致相關原物料成本增加,進而造成生產成本增加,影響獲利產品售價調漲,而可能造成的營收衝擊。
 

因應措施/機會辨識     

 

宏碁致力於建立更完善的循環經濟模式,積極地使用消費後回收塑料於產品中。2024 年,我們的電腦與顯示器產品中使用18.6% 消費後回收塑料;2020至2024 年間,已有超過5,000 萬台電腦與顯示器產品使用消費後回收塑料。

 

此外,我們也重視有關海洋廢塑料污染的問題,我們使用經過回收再利用的海廢塑料,轉化為可循環利用的材料,應用以海廢塑料製成 OceanGlass 觸控板於筆記型電腦產品上,以及使用海廢塑料製成之包袋產品,期望透過使用消費後回收塑料與海廢塑料,減少缺乏妥善處理之塑膠廢棄物,與消費者共同重視環境議題。

技術

低碳科技轉型之成本支出 - 短期風險

短期風險

風險名稱 / 衝擊說明          

 

電子產業鏈面臨低碳轉型技術挑戰,從低碳材料的研發與使用、優化系統能效,到電動化與氫能開發、負碳技術等,而國際品牌商為維持產業競爭力,除自身低碳轉型所需支出的費用,亦將要求其供應商投入更多成本於低碳技術研發,以致資本資出增加。
 

因應措施/機會辨識      

 

宏碁致力於建立更完善的循環經濟模式,積極地使用消費後回收塑料於產品中。2024 年,我們的電腦與顯示器產品中使用18.6% 消費後回收塑料;2020至2024 年間,已有超過5,000 萬台電腦與顯示器產品使用消費後回收塑料。

 

此外,我們也重視有關海洋廢塑料污染的問題,我們使用經過回收再利用的海廢塑料,轉化為可循環利用的材料,應用以海廢塑料製成 OceanGlass 觸控板於筆記型電腦產品上,以及使用海廢塑料製成之包袋產品,期望透過使用消費後回收塑料與海廢塑料,減少缺乏妥善處理之塑膠廢棄物,與消費者共同重視環境議題。 

新科技投資失敗 - 長期風險

長期風險

風險名稱 / 衝擊說明

 

宏碁現在或是未來可能投資的新科技技術(如IoT、AI)或低碳技術(如碳捕捉與封存、生質燃料或能源管理系統等)的投入,如果未能成功商品化或在導入過程中出現延宕、能效不佳、或市場接受度不高的情況,可能造成資產閒置、營運效率不佳等情形,進而造成資本支出損失。

 

因應措施/機會辨識         

 

持續創新是宏碁的核心價值,藉此獲得競爭的優勢。宏碁的專利策略便是在持續創新的研發中,投入相對應資源,不僅建立專利網,展現專利效益,更建立一套嚴謹的專利措施來保護企業的研發成果。2024 年,宏碁在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人工智慧(AI)、AI PC、無線通訊、散熱、音訊處理裝置、天線、電源管理等幾個技術領域,截至2024 年12 月底在世界各國已經取得6,761 件有效發證專利,其中包括2,622 件的台灣發證專利和1,510 件的美國發證專利。 

實體風險                       
 

長期性

平均氣溫上升 - 長期風險

長期風險

風險名稱 / 衝擊說明         

 

根據氣象觀測資料,2024 年被確認為有儀器紀錄以來最炎熱的一年,球年均氣溫相較 1850–1900 年的工業化前水準上升約 1.55°C。根據IPCC AR6報告指出,全球暖化已無可避免在2021-2040年內升溫至1.5°C,平均氣溫上升將造成宏碁雲端機房、辦公室與供應鏈產品組裝廠區的空調系統用電量大幅提高,不僅將消耗更多電力導致電費增加,更導致碳排放量上升;此外,宏碁產品組裝廠所在區域可能因用電需求提高,用電結構不穩定、備用容量率不足以致當地政府採取限電措施或大規模停電而影響生產線,進對產品出貨與財務造成影響。 
 

因應措施/機會辨識           

 

我們實施多項能源效率提升專案包括(1)實施節約能源專案、(2)制定於2035年達RE100的目標、(3)建置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與(4)投資再生能源開發專案,並持續探索新的節電措施可行性。2024我們推行更換空調冰水主機與箱型冷氣、飲水機及節能燈具等多項節能行動,並在台灣桃園的據點新建了390kv 太陽能系統,以降低對外購電力的依賴。  

 

此外,2024 年宏碁資訊、安碁、展碁等3 家子公司進駐位於南港的百代宏碁大樓,該大樓具備黃金級綠建築標章,建築物外殼、空調系統、照明系統等基礎設施建置符合節能指標,並設置能源管理系統監控電力、空調、照明等使用。 

氣候相關機會

項目
機會項目與衝擊說明
因應措施與行動方案

開發和/或增加低碳商品和服務

中長期機會 

 

面臨全球低碳轉型與趨勢,透過開發或提升產品低碳的應用價值,或開展相關低碳服務,有助於提高業務收入

作為以人為本的公司,我們的任務非常清楚:推動研發與創新「Conscious Technology」,同時不忘以人為本、以地球為重。我們結合循環經濟概念,於產品生命週期過程中致力降低產品對於環境產生的衝擊,以回應對於綠色產品喜好的消費者。


在設計階段,我們導入循環經濟思維,積極推動材料創新,選擇低環境衝擊之材料如消費後回收塑料應用於電腦及顯示器產品上,並擴大其使用範圍於Vero 系列各類產品如投影機、電腦周邊產品以及行李箱等,同時於筆記型電腦觸控板上與Vero Ocean 系列周邊使用海廢塑料。

 

在製造階段,我們與供應商合作,提升能資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妥善處理廢棄物。亦透過推動生產製程轉型,提升綠色能源的採用比率,以有效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

 

在產品運輸階段,我們與物流夥伴合作,擬定永續物流策略,邁向低碳運輸。持續與物流夥伴合作,包括採用永續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以及永續海洋燃料(Sustainable Marine Fuel, SMF)降低運輸過程的碳排放,推動滑托盤(Slip sheet)取代木棧板提升運輸效率,進一步降低環境衝擊。

 

在產品使用階段,我們設定2025 年目標,達到個人電腦平均能源消耗降45%(相較於2016 年),並於2024年,達成筆記型電腦能耗下降43.9%,桌上型電腦能耗下降45%的情形。

 

在產品廢棄階段,我們提供多元回收管道,由合格回收商、處理商妥善回收處理

使用低碳能源

中長期機會 

 

透過改以使用以低碳排能源取代燃煤燃電,及減少生產、運送時的能耗,降低碳排放,強化因應氣候變遷與相關法規之韌性

我們致力於實踐2035年營運據點100%使用再生電力的目標,並期望透過與供應鏈的合作,擴大參與綠色能源與儲能系統投資,掌握再生能源使用機會並打造低碳供應鏈。於2024 年,我們營運使用的再生電力達1,862 萬度,包括有來自於全球據點的太陽能系統自發自用;台灣據點與再生能源售電業者所簽訂的長期再生能源購電協議(Corporate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CPPA),以及購買源自於宏碁全球所在營運據點當地的再生能源憑證,提前一年實現60% 再生電力的階段性目標,持續朝向2035 年100%使用再生電力的目標前進。

 

除了再生電力之外,為了進一步降低運輸過程碳排放量,我們自2022 年起試行使用永續海洋燃料(SMF),2023 年持續與物流供應商KUEHNE+NAGEL 及Expeditors 合作使用SMF,2024 年與物流供應商DSV 及Dimerco 合作,擴大使用範圍延伸至永續航空燃料(SAF)。2024 年總體因使用新能源而減少碳排量與2023 年相比 , 提升38% 至667 噸。在陸運運輸方面,持續在重慶使用電動車運送筆記型電腦。 我們與供應商密切合作,希望透過多種新能源解方,進一步降低運輸階段的碳排放。

消費者偏好轉變

 短中期機會  

 

低碳轉型趨勢下,客戶對於能源效率產品與企業氣候韌性的需求提升,及早將重心投入高效率產品開發與行銷,能夠取得競爭優勢,進而提升營業收入

隨著淨零排放成為引領國際政策與產業發展之重大議題,企業客戶傾向找尋對環境衝擊較少的產品及服務以及有同樣認知之供應商,並陸續將綠色採購規範納入取得訂單的評核標準;消費者對能源效率產品需求提升,對於綠色產品的喜好度也逐漸提升,並陸續反映在產品的選購上。

 

為此,我們強化產品環境績效的溝通與揭露,在產品設計端,除了符合產品銷售各地區法律法規要求之外,進一步提升產品能源效率,減少有害化學物質使用、易回收以及延長產品使用壽命等議題,都是我們優化產品設計之指標。最終,我們透過不同類型之環境標章,對消費者溝通與揭露產品之環境績效。例如,台灣地區有台灣環保標章及台灣節能標章;中國地區政府採購則要求中國環境標誌以及中國節能標章;在歐洲,我們則透過TCO標章呈現產品之環境績效。

※風險/機會影響期間定義: 短期: 0-3年、中期: 3-8年、長期: 8-28年

氣候情境分析

為深入評估氣候衝擊所帶來之財務影響,宏碁尋求外部合作發展財務量化計算方式與情境分析,進行宏碁氣候相關轉型風險、實體風險以及氣候機會發生時可能造成的潛在財務影響,以準確衡量投入之資源多寡與相關配置。

宏碁的氣候情境係參考國際組織所發佈的氣候情境,包含「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RCP 2.6、RCP 8.5、「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的NZE 2050、與「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Taiwan) 納入評估。請參閱我們的CDP 氣候變遷問卷或宏碁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

此外,我們更進一步假定在這幾個情境之下,參考國際能源總署IEA 承諾目標情境(Announced Pledges Scenario, APS)具有淨零承諾的已開發經濟體、新興市場與開發中經濟體之碳價、以及根據環保署委託倫敦政經學院(LSE)發表「台灣碳定價選項」(Carbon pricing options for Taiwan)研究報告之碳費價格,估算宏碁在2030 年受到臺灣碳費價格和其他相關規定各營業據點須負擔之碳費及因應費用支出、上游供應商負擔溫室氣體排放費用所轉嫁之成本、與自身產品出口到碳關稅國家等,可能面臨的財務衝擊。 

風險管理

宏碁的企業經營理念以「永續發展」為終極目標。我們堅信嚴謹踏實的風險管理不僅體現宏碁重視對於客戶、 宏碁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圖員工、供應鏈合作夥伴及投資人的長期承諾,更是確保穩健經營績效與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作為。企業的永續發展與風險管理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也唯有持續不懈的進行風險鑑別、評估風險的短期動態變化與長期趨勢並切實執行相關風險因應方案,透過坦率的內部溝通及教育訓練課程建立兼顧機會有效運用與風險平衡的企業文化,才能確保企業得來不易的經營成果,達成「永續」的發展目標。 

宏碁將氣候風險鑑別與評估納入企業風險管理(ERM)流程,透過風險管理組織的三道防線,即各事業單位的自行查核及流程改善、各支援部門的程序指導及法令遵循、以及內部稽核單位的稽核管理程序,將企業風險管理之執行與各部門/單位日常作業程序及公司營業目標(Business Objective)實際並緊密的結合,整合 ESG 與氣候因子至企業的決策流程,並透過 PDCA 循環於工作小組會議時定期性檢討風險管理方案之有效性及改善空間以持續調整/精進 。 

此外,為實踐企業永續發展之願景並建立具備風險意識的企業文化,宏碁以 ISO31000:2018 風險管理系統,及全美反舞弊性財務報告委員會發起組織 (COSO 委員會) 之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架構 (COSO ERM 2017) 等國際標準做為參考依據,持續精進本公司的相關風險管理作為,特制定風險管理政策並於 2022 年 3 月 16 日經董事會決議通過施行。 

 

氣候變遷風險鑑別程序

宏碁參考相關氣候變遷資訊、TCFD 揭露建議及其他國內外相關機構所發布之報告與資訊,並考量自身營業特性,據以列出相關氣候風險因子,整理成宏碁氣候風險清單,並依據清單上各項風險的「風險衝擊程度」、「風險潛在脆弱度」與「風險發生機率」進行綜合考量,並以其分數相乘後進行氣候風險分級,藉以辨識出短中長期氣候變遷風險。此外,為評估各風險與機會對公司營運所帶來的財務影響,永續長與工作小組成員依風險及機會事件的「發生機率」及「財務影響程度」進行二次評估,以強化宏碁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與財務資訊的連結,進而能夠更有效地提供給一般用途之財務報告使用者進行相關決策的參考。所歸納出預期影響公司展望之重大氣候相關風險清單,提送風險管理暨執行委員會報告並揭露之。

              

氣候相關風險的管理流程 

宏碁氣候風險管理流程遵循公司整體風險管理制度,包括風險辨識、風險分析、風險評量、風險回應、風險監督與審查五個程序,於風險辨識中採用風險管理工具,並依據以往經驗、資訊及考量內、外部風險因子、利害關係者關注重點等,且經由「由下而上」 及「由上而下」的分析討論,全面辨識可能導致本公司目標無法達成、造成損失或負面影響之潛在風險事件;於風險分析中依據公司風險特性擬訂適切的量化或質化量測標準,作為風險分析之依據;於風險評量中決定需優先處理之風險事件,並作為後續擬訂回應措施選擇之參考依據;於風險回應中擇定風險因應對策或落實風險減緩計畫,依必要性建立預防、應變、危機管理和營運持續計畫,使風險因應對策有效控管風險,並在實現目標與成本效益之間取得平衡;最後在風險監督及審查階段審查風險管理流程及相關風險對策是否持續有效運作,並確保風險管理與組織中關鍵流程進行連結,以有效監督與提升風險管理落實之效益。 

指標與目標

宏碁肩負起品牌領導者的使命,承諾於 2050 年達成淨零排放、2035 年實現使用 100% 再生能源,並制定有符合 1.5℃ 減碳路徑情境下的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 Based Targets, SBT),於 2030 年達成組織營運相較於 2019 年減碳 50%,價值鏈相較於 2022 年減少 20% 的目標;以及於 2025 年宏碁產品的能源消耗相較 2016 年降低 45%,核心產品使用 20-30% 消費後再生塑膠料的綠色產品目標。

 

自2011 年起,我們即按照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採用營運控制法,並符合集團合併財報邊界,每年進行溫室氣體盤查,並委託符合台灣環保署資格認定的第三方查驗機構,進行直接與間接類別,也就是範疇1、範疇2,以及範疇3 的溫室氣體排放查證,取得ISO 14064-1: 2018 溫室氣體查核聲明書。

 

於2024 年,我們的營運碳排放(Scope 1, 2)為8,319 公噸,較前一年減少21.2%,較2019 基準年減量39.6%,價值鏈碳排放(Scope3)為4,984,022 公噸,較前一年減少14%,較2020 基準年減量38.8%,符合預期之減量目標。